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4-05-12 14:04:50 志彬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题及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跟练习题打交道,只有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 “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一、填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二、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苏轼的名句及其出处(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_____》

  3、 __________《_____ 》

  三、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tiáo fù)

  3、斤斧何曾赦龙(tu)

  2、四方之人持素而请者(jiān)

  4、筼筜爱上海后花园论坛谷偃竹(yún dāng)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实词

  1、与可于陈州:没,通“殁”,死亡

  2、爱上海后花园论坛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读书者之:与,古:赞成;今:给

  4、以书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5、余因而之:实,证实

  6、袜材当于子矣 : 萃:聚集

  7、月落庭空影爱上海后花园论坛长: 许,古:这样;今,也许

  8、不学之也:过错

  9、卷而哭失声: 废:搁置、搁下

  五、解释下列句中虚词

  1、 然

  自视了然: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代词,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转折连词,然而

  2、 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以追其所见:连词,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介词,把……

  吾将以为袜:“以”和“为”连用,把……当作

  3、 之

  竹之始生:助词,取独标志

  一寸之萌耳:助词,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助词,取独标志

  4、 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乃见其所欲:代词,自己,代“画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他的,代文与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 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连词,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连词,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连词,表承接

  6、乃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副词,表转折,竟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副词,表时间的紧相衔接,就

  7、为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动词,描画,勾勒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动词,写作

  余为徐州:动词,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而予以为有道者:“以为”合用,认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吾将以为袜:“以之为”省略,把……当作……

  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①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译文: 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文: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③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译文:而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七、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A)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①是“胸有成竹”;②是“心手相应”;⑤是“尺幅千里”)

  八、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子由没有跟文与可学画竹,原文中有“子由未尝画也”为依据)

  九、延伸题(二选一)(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概括文与可的画论,并就其中一点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认识

  2、你最欣赏文与可身上哪种为人行事的风范?展开联想谈谈你对这种为人行事风范的认识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下列加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捕(zhōu) (shāo)纵则逝 (yǎn)竹

  B. 砍(zhuó) (táo)丁解牛 (shè)免

  C. 沦(sàng) 兔起(gǔ)落 (niè)足

  D. (jiān)素 亲密无(jiàn) (bào)晒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下列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B. 画竹高手文与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

  C. 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的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的嘴张了老大,却未敢出声。

  D. 我们这位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3.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 然:这样

  B. 袜材当于子矣 萃:聚集

  C. 如兔起鹘落,纵则逝 少:数量不多

  D. 苏子矣 辩:能说会道

  答案

  1.C(A项,“捕蜩”应为“tiáo”;B项,“庖丁”应为“páo”;D项,“无间”应为“jiān”。)

  2.B(“兔起鹘落”原形容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这里用来形容画竹高手文与可画竹的速度快,但并不准确,因为“兔起鹘落”通常不用于形容绘画。)

  3.C(C项,“少”应解释为“稍微”,表示时间短暂,不是“数量不多”。)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01-0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06-1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翻译02-26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07-0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原文、翻译12-07

筼筜谷偃竹记译文及注释09-24

厦门的筼筜湖作文(精选13篇)09-16

美丽的筼筜湖作文(精选13篇)09-16

《偃虹堤记》阅读答案04-20

《李龙眠画罗汉记》阅读答案及泽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