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2-09-17 10:55:27 古诗 我要投稿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相信很多人对古诗词鉴赏都是一知半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1

  【注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写尽无眠。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创作背景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內。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3

  【原文】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一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怀远:怀念正在远方的亲人。

  生:这里是升起的意思。

  天涯共此时:天涯,天边,遥远的地方,指远方的亲人。共此时,是说自己和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望月而互寄相思之情。

  情一人怨遥夜:情一人,指怀有深厚情意的人,这是诗人自称。怨,怨恨。遥夜,长夜。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竟夕:一整夜。

  怜光满:怜,爱。光满,指月光满屋,月色分外皎洁可爱。

  滋: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不堪盈手赠:不能把它慢慢地捧在手里送给远方的亲人。不堪,不能。盈手,满手,意即捧满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还寝梦佳期:还,回到。寝,卧室。梦佳期,在梦中去得到美好的约会吧。

  【翻译】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有思念之情的人,怨恨夜太长了,因为整整一一夜里,思念之情都无法间断。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一润的凉意。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赏析】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则天长安元年(702)中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至中书令。他是唐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直言敢谏,曾预料到安禄山的反叛,主张早除祸患。后来受到李林甫的排挤,贬荆州长史。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这首诗表达了在明月之夜,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作者运用比兴手法对月抒怀,情致深婉,寄托遭谗受贬的迁谪之情思。

  起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浩远、大气,堪称千古佳句。前句是在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是在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 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继而以“情一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突出了“情一人”相思程度之深;“竟夕”,极言相思之强烈,通宵都在思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后两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承接上联,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怜光满”写诗人吹灭蜡烛,觉得满屋皎洁的月光更加可爱。“披衣觉露滋”写夜色*已深,诗人披衣步出户外望月,觉得露水沾湿了衣襟。这两句把彻夜难眠的画面形象传神地描绘了出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的亲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亲人一团一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这两联描绘细致,形象鲜活,情致深婉,令人深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诗人从“望月”着笔,句句不离“怀远”,把“望月”和“怀远”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抒发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全篇处处写“望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明月写得明媚、皎洁、充满柔情,把思念之情写得执着、深婉、绵绵不尽,却丝毫没有被贬之人的那种落寞、缠一绵和感伤,格调健康,向上。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4

  【原文】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

  ⑴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⑵情人: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⑶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⑷末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韵译】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翻译】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鉴赏】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 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5

  望月怀远原文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张九龄〔唐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翻译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天涯的离人此时都共赏月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有情之人定在埋怨长夜,我也彻夜不眠,苦苦相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熄灭蜡烛,因爱这满屋月光,披衣起来,发觉露水已重。

  既然不能手掬月华送你,那就睡觉梦里与你相会。

  相关赏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开元二十五年(737 )由京师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全诗围绕望月,抒写怀念远人的幽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气象高华浑融,远在天边的亲友此时此刻正与我共望同一个月亮,一个“共”字逗出怀远,由景入情,衔接浑成自然。虽然暗用了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但“海上“、“天涯“相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应,开拓了一个大境界,而一个“生”字不仅写明月的升起,更将额联的“起相思“引出来了好像情人的怨思在月光的氤盒中酝酿,并随着海潮的涨起而升上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采用流水对,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章夕“呼应,整夜对月相思不能寐,却怨长夜漫漫。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妙韵天成。

  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望月,月亮的清辉满屋,更觉可爱。“怜光满”亦透露出月亮已经升到中天了。披衣到室外徘徊,月华风露凉。“觉露滋”表明月亮已经西斜,夜深露水渐多。

  此际忽生奇想,想要把满手的月光相赠远人,却“不堪“,只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梦境,去寻找相会的佳期,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却觉余韵袅袅,更引起人们无尽的同情和猜想。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遣词造句十分空灵,写景抒情并举,层层深入不紊,情和景融成一片,意境幽清秀美,情真而意切。构思精巧却又自然浑成,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引姚南青语,说它是“五律中的《离骚》。

  作者介绍

  张九龄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第授校书郎。历官左拾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朝贤相,以正直著称。后为李林甫所谱,罢相。所著《感思诗》格调刚健。详情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6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①二句意谓此时远在天边的情人正当和我一样在望海上升起的明月。

  ②情人:有情之人。遥夜:长夜。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③竟夕:整夜,彻夜,通宵。

  ④二句写相思时精神恍忽。在室内赏月,觉得月光可爱而将烛吹灭;又披衣走出室外赏月直到深夜,感到露水滋生。

  ⑤二句意谓可爱的月光却不能满手捧赠给你,还不如回室睡眠在梦中与你欢会吧。“盈手”用陆机《古诗》“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意。不堪:不能。寝:卧室。佳期:美好的约会。

  【大意】

  一轮明月在大海之上升起,你我虽然相距很远很远,此时也可一同欣 赏这轮明月。自己不断在抱怨,抱怨这夜晚实在太漫长;我这样彻夜不 眠,只为将你思量。灭掉烛火,我静静地享受这满屋清亮的月光;披上衣 服,我已经感觉到露水渐渐滋生。很想用双手满捧一捧月光送给你,但 是我无能为力;不如回床睡觉,或许在梦里还能与你欢聚。

  【鉴赏】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而思乡、念远,正 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共同情思。张九 龄这首《望月怀远》也是个中名篇。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 千古佳句,“海上生明月”写明月升起,回 应“望月”诗题。起句看似平淡,毫无点 染,如脱口而出,却展现了一幅深邃、宏 阔景象。用“生”而非“升”,仿佛明月自 海中缓缓吐露,写出大海包孕之态。下 句的“共”字把天各一方的思绪联系在一 起,于是自然引出各在天涯的情人,由景 入情,转入“怀远”。月光挽起两地,牵动 两颗心,共享明月时,思念似乎也有了传达的媒介。整个画面散发着高华 静穆的光芒,又有缠绵不尽的画外情思。

  对月怀远,通宵相思,又不能相见,难以入睡,故有“怨”。怨天涯路 远,怨情人分离,怨长夜漫漫,怨月色撩人。以怨字为中心,夜色、月光、 情人都笼罩在惆怅之中。三、四句用流水对,以“情人”联结“相思”,“遥 夜”呼应“竟夕”,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久久不能入睡,是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然而“明月不谙离恨苦” ,依旧清辉笼罩,甚至显得益发明亮,索性披衣出户望 月。只是“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唯觉 风清露浓,夜色寒凉。“披衣觉露滋”的“滋”字不仅指露水润湿衣衫,而且 含滋生不已的意思,表明时间流逝,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五、六 两句纯为叙事,一个满怀心事、坐卧不宁、踯躅彷徨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 上,平直叙述中传达出曲折的思念之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因怜爱这皎洁的月光,于是想要满满地捧起,赠给远方的情人,然而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不堪盈手赠”即化 用陆机诗意。相思难寄,只好返身入户,寄情于梦中相会。

  全诗以月生为起,以还寝作结,完整地叙述了望月、怀远的全过程,可 谓起结圆满。作者以平淡朴素的语言,流畅悦耳的音调,景中含情,曲写 相思,寓怀深挚隽永,诗境清浑雅洁。至于诗中所写远人,是男是女,是情 人,抑或某种理想,则不必拘泥。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7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望月怀远》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8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重点字词解析】

  ①天涯:极远的地方。此二句意:这时远在天涯的情人,一定和我一样在望月。

  ②情人;有情之人;遥夜:长夜。

  ③竞夕:整夜。

  ④此二句意指:爱月灭灯,露凉披衣,写尽无眠。怜:爱}滋:生。

  ⑤不堪:不能;盈手:满手,意即捧。

  ⑥梦佳期:在梦中得到相会的佳期。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竞步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A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叉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竞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竞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人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宴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诗人暗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上,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昧不已。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望月怀远》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望月怀远》唐诗鉴赏08-23

《望月怀远》诗歌鉴赏11-12

《望月怀远》的诗意鉴赏11-29

张九龄 《望月怀远》鉴赏11-05

张九龄《望月怀远》鉴赏09-26

张九龄《望月怀远》诗歌鉴赏10-16

张九龄《望月怀远》唐诗鉴赏11-05

张九龄《望月怀远》诗词鉴赏07-13

《望月怀远》张九龄唐诗鉴赏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