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

时间:2024-02-27 10:47:57 孟浩然 我要投稿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优选】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1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4是清秋发。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北山:指万山,因在襄阳西北,故云。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隐者:浩然自谓。

  3、二句谓佳节思念张五,所以才试着登高相望,自己的心也随着秋雁向远方的朋友飞去。登高: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兴:兴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发:激发。

  6、沙行,在沙滩上行走。渡头:渡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7、荠(jì):荠菜,一种野菜。

  8、洲:一作“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9、何当:何时。载酒:携酒。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0、重阳节:古人称阴历九月九日为重九节,九为阳数,故又称“重阳节”,俗以此日登高饮酒为乐。

  赏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诗写重阳佳节登山怀友,精心地选择了“薄暮”这一易于抒发愁思的`特定时刻。诗人登高相望,急盼友人前来欢聚,可能焦心地等了一天,可友人终于没有来。暮霭沉沉,秋雁南飞,更加增人惆怅;但见村人暮归,滩头待渡,都在急切地回家团聚,愈益引起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秋高气爽,正是激人诗兴的时候,诗人遥望天际,远树如荠,俯视江畔,沙洲如月,在一片薄暮空濛之中,失望的诗人不禁发出了“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美好祝愿。这是喟叹,又是希冀,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他们之间深挚的友谊。全诗情景交织,浑融一体,平淡见真醇,高远兼清幽,富有艺术魅力。“天边树若荠”二句,摹写物象,更是入神如画,化用前人诗句,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2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代孟浩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

  ⑴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⑶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⑸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⑹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⑼“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⑽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⑾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全文赏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赏析02-26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注解孟浩然10-14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释读08-09

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02-24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古诗词鉴赏10-20

唐诗三百首之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11-15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注释译文及全文欣赏06-19

古诗《秋登万山寄张五》译文及评析06-24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03-30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