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夜闲元稹诗歌鉴赏

时间:2023-07-26 12:25:12 王娟 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闲元稹诗歌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夜闲元稹诗歌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闲元稹诗歌鉴赏

  夜闲

  唐.元稹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赏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首联“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描写出诗人当前的状态,便是伤心到了极点的状态,所以诗人才会难以入睡,因为妻子亡去,些许的动静都会使得诗人睹物思情,因而伤怀,辗转反侧,这正应了那句话“哀莫大于心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颔联“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是描写诗人所处的环境,本来用来挡风的窗帘随意的用前窗的挂钩挂起,已是深秋之夜,外面的月光透光没有被窗帘挡住的窗台洒满了整个床上,如此之景,直让人感到一股悲凉凄清之感,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也难怪诗人会难以入睡了。

  颈联“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坐卧难安的状态,诗人时而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望着远方,时而围绕着园中的树木行走,而这一切的目的便是为了可以找到逝去的妻子,仿佛妻子还在家中,只不过是在捉迷藏躲在一旁一般,诗人如此之痴,难免使人闻之落泪。

  尾联“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是说藏在匣子中的瑶琴,无人去弹,却不时地传出弦断之声,如此不可能之事为何会出现在本首诗中呢?那是因为这一切不过是诗人的幻想,就如同幻想妻子还在家中一般,然后更进一步幻想是妻子在拨弄琴弦。其实诗人自己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象,但是他仍然忍不住去幻想,正如那个“孤”字,不只是说琴,更是说自己,诗人此时便如如瑶琴一般,孤身一人生活在天地中。但是这个幻象最终还是有破灭的时候,那便是“断弦”二字,不是说琴弦的崩断声,而是说诗人打破幻境,重新面对现实,他想要重新振作起来。

  背景:

  《昌黎集》卷二十四《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年二十七,以元和四年七月九日卒。"陈寅恪认为此诗当为元和四年(809)秋所作。诗中所言,皆孤鸾独处,物是人非之感。此诗与《夜闲》、《感小株夜合》、《醉醒》等九首都是元和四年秋、冬所作为悼忆亡妻韦丛之作,约略分年系之。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夜闲元稹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文天祥《夜坐》诗歌鉴赏01-07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鉴赏04-20

元稹《菊花》诗歌翻译及赏析12-09

诗歌的鉴赏02-18

诗歌鉴赏中的鉴赏技巧08-18

诗歌鉴赏 天净沙08-25

王维诗歌鉴赏12-07

诗歌鉴赏方法04-21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02-18

诗歌:人生-诗词鉴赏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