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蜀道难》原文和译文

时间:2024-03-12 14:25:30 玉华 蜀道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蜀道难》原文和译文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蜀道难》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点击对应爱上海后花园论坛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蜀道难》原文和译文

▼目录▼
【1】《蜀道难》原文【5】名家点评
【2】译文和注释【6】作者简介
【3】创作背景【7】教学设计
【4】作品赏析【8】教学反思

  【1】《蜀道难》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译文和注释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劳地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险要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注释:

  【按】六朝《瑟调曲》旧题

  【蚕丛、鱼凫】古蜀国王

  【太白】太乙,秦岭峰名

  【山摧】《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下嫁五个女给蜀王,蜀派五力士迎娶。返回梓潼,遇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士共拉蛇尾,结果山被拉塌,力士与女皆压死,山也分为五岭。

  【六龙】神话中替太阳驾车的羲和日赶六龙载太阳神在天空从东到西行

  【高标】最高峰

  【青泥】岭名,为唐入蜀要道。《元和郡县志》“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县。

  【扪参历井】参、井,皆星宿名。参是蜀的分野,井是秦分野。(古认为地上某地区与天上某星宿相应,叫分野)

  【子规】杜鹃鸟。据《华阳国志·蜀志》,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鹃鸟鸣,蜀人因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悲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剑阁】四川剑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雄关,即剑门关。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尔来:从那时以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摧:倒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膺:胸。

  坐:徒,空。

  君:入蜀的友人。

  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但见:只听见。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从:跟随。

  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去:距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盈:满。

  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

  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滚动。

  壑:山谷。

  嗟:感叹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尔:你。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胡为:为什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来:指入蜀。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夫:一人。

  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朝:早上。吮:吸。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锦城:成都古代以产锦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锦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咨嗟:叹息。

  返回目录>>>

  【3】创作背景

  关于《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因为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想去长安做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唐孟棨《本事诗》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均有贺知章在太子宾客任上读到此诗的记载,据此,则李白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之时。这可能是一首赠友诗。詹锳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4】作品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诗人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太白峰处于由秦入蜀之要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为最后一个段落,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这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关于此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返回目录>>>

  【5】名家点评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唐代孟棨《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孕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足称誉光赫。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元代范梈《木天禁语》:七言长古篇法……旧题乃篇末一、二句缴上起句,又谓之“顾首”,如《蜀道难》《古别离》《洗兵马行》是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须溪云:妙在起伏,其才思放肆,语次崛奇,自不在言。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九言体,无名氏拟之曰:“昨夜西风摇落千林梢,渡头小舟卷入寒塘坳。”声调散缓而无气魄。惟太白上篇突出两句,殊不可及,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也。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辞旨深远,雄浑飘逸,杜子美所不可到。欧阳子以《庐山高》方之,殊为哂。

  明代李沂《唐诗援》:太白创体,空前绝后。诸说纷纷不一,然细观此诗,定为明皇幸蜀而作。萧说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代郝敬《批选唐诗》:太白长歌,森秀飞扬,疾于风雨,本其才性独诣,非由人力。人所不及在此,诗教大坏亦在此。后生学步,奋猛亢厉之音作,而温柔敦厚之意尽,露才扬己,长慠负气、辞人所以多轻薄,由来远已。嗟乎,西日东流,又岂人力哉!但可谓之唐体而已矣。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时不及其他。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佐逆者著戒。惟其海说事理,故苞括大,而有合乐府讽世立教本旨。若第取一时一人事实之,反失之细而不足味矣。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蜀道难》近赋体,魁梧奇谲,知是伟大。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一夫当关”四句,设意外之忧;“朝避猛虎”四句,指阶见之恐,见变生肘腋,地终不可居。总言蜀道之难也。劈空落想,窍凿幽发,应使笔墨生而混沌死。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屈原《离骚》本千古辞赋之宗,而后人摹仿盗袭,不胜厌饫……至《远别离》《蜀道难》《天姥吟》,则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映。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代邢昉《唐风定》:变幻神奇,仙而不鬼,长吉魔语视之何如?亘古代无能仿象,才涉意即入长吉魔中矣。通篇奇险,不涉旁意,不参平调,其胜《天姥》《鸣皋》以此。

  清代翁方纲《王文简古诗平仄论》:(七言古)又有长短句者,唐惟李太白多有之,然不必学。如《蜀道难》……效之而无其才,洵难免沧溟“英雄欺人”之诮。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清代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蜀道难》一篇,真与河岳并垂不朽。即起句“噫吁戏,危沪高哉”七字,如累棋架卵,谁敢并于一处?至其造句之妙:“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扯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虚转石万壑雷。”每读之。剑阁、阴平,如在目前。又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不惟刘璋、李势恨事如见,即孟知祥一辈亦逆揭其肺肝。此真诗之有关系者,岂特文词之雄!

  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清代吴震方《放胆诗》:太白《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冲,惝恍莫测。

  清代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蜀道难》,旧题也,太白为之,加奇肆耳。此千古绝调也,后人妄意学步,何其不知量也!“噫吁嚱,危乎高哉”,七字五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无理之极,俗本作“连峰入烟几千尺”,有理之极。无理之妙,妙不可言。有理之不妙,其不妙亦不可胜言。举此一隅,即是学诗家万金良药也。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尔来四万八千岁”,此云总非实据也。人言文人无实语,而不知文章家妙在跌宕;每说到已甚,太白用此,正跌宕法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再一提,此句妙有关锁,上来笔气纵横,逸宕不如此,则散无统束矣。“锦城虽云乐”:上面说到蜀如此可惊、可畏,而忽下一“乐”字,妙极。“不如早还家”:此虽是乐,不可久居,“不如早还家”之句尤乐也。文势至此甚紧,必须一放,方得宽转,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复提此句为结束,妙。篇中凡三见,与《庄子·逍遥游》叙鲲鹏同。吾尝谓作长篇古诗,须读《庄子》《史记》。子美歌行纯学《史记》,太白歌行纯学《庄子》。故两先生为歌行之双绝,不诬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笔阵纵撗,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任华,卢仝辈仿之,适得其怪耳,太白所以为仙才也。

  清代乔亿《剑溪说诗》:太白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凡三叠。管子曰:“使海于有蔽,渠弥于有渚,纲山于有牢。”谷梁氏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一篇之中,三番叙述,愈见其妙。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辙”者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造语奇险(“地崩山摧”二句下)。玩此,为明皇幸蜀作无疑(“问君西游”句下)。兜来何等力量(“其险”句下)。高文险语,动魄惊心(“磨牙”二句下)。主意在此(“不如”句下)。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提“蜀道难”,篇中三致意;用“噫吁戏”三字起,非无谓。后人学袭,便成恶道。

  【6】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返回目录>>>

  【7】《蜀道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继续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情感和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的主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突出领读、诵读、背诵,在熟读背诵中把握情感和特色。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导入语:

  蜀道蜀道艰难险阻,自古以来这里就充满着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墨客对此不乏感叹之辞,那么蜀道究竟有怎样的传奇和艰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读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板书)

  2、简介作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读书漫游(42岁以前,701-742)(2)长安三年(42-44岁,742-744)(3)再度漫游(44-55岁,745-755)(4)身经战乱(55-62岁,755-762)。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创作背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4、解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唐以前的《蜀》作品,简短单薄,一般一韵到底。李白根据这一诗题传统内容,加以创新发展,句式从三言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杂,用韵富于变化,以适应浪漫内容之需。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朗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音。

  ⑵自由朗读

  ⑶集体朗读

  附: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尤其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咏叹的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

  ①“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②“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④“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人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⑤“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前四句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⑥“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⑦“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6、积累词语: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猿猱(náo):猿猴。猱,猿的一种,善攀援。

  喧豗(huī):喧闹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峥嵘:山势陡峭。

  崔嵬(wéi):山势险峻高大。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易守难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咨(zī)嗟:叹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7、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整体感知:简析全诗的主要内容。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①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②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认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奇特。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③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④“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确】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⑤作者在诗歌的第三节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意图是什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表明“剑阁”特点的句子是哪几句这说明“剑阁”具有怎样的地理特点失去了具有这种特点的“剑阁”会怎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⑥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这表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冲突

  【分析】本题意在考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本题的设问技巧很有讲究,它表面上问的是冲不冲突,而实际问的是:应如何理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这个句子。理解这个句子,关键是看你怎样理解说话人。

  【明确】不冲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

  (1)课文基本成诵;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诗的大意。

  【明确】三次分别极言蜀道之险,由秦人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串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2、简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

  (2)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

  (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3、课文小结:

  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从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诗人用神话传说、夸张、奇特的想象、映衬和烘托等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附:板书设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叹蜀道之难——高(自古难行)

  蜀道来历蜀道高峻

  二叹蜀道之难——险(自古可畏—劝阻)

  景物凄清山水险恶

  三叹蜀道之难——惨(战祸惨烈—告诫)

  剑阁险要杀人惨景

  长路茫茫

  【8】《蜀道难》教学反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就在于让学生探究“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敢于在学生面前自我展示的,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有更多的发现。

  一、勇敢舍弃才能得到更多

  从对高中教材的解读来说,李白作品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方面无疑具有典范性。在讲这节课之前我曾设想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李白的身世经历相结合,进而从情感层面对诗作作出解读。但是,在翻阅各种资料并对文本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之后,我决定忍痛割爱,舍弃更多的情感分析,而是围绕“难”字,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并进行鉴赏训练为主,这样就使目标更为集中。为了做好铺垫,我把教材安排的《将进酒》放在《蜀道难》之前讲,使得学生在第四部分“拓展与延伸”环节中的讨论与思考水到渠成,自然顺利。

  二、倾心投入带动整个课堂

  本单元学习提示反复强调诗歌教学要反复诵读。具体到这一首诗来说,相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我就用一个早读时间让学生预习,通过交流与检查发现这种充分预习是很必要的。在正式上课时,我较为注重教师自己的朗诵示范作用。在《悲壮的大提琴》的沉郁又昂扬的旋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蜀地那卓绝的险与美之中,面对着同学们朗诵完这首诗后,我的眼睛几乎湿润,竟忘了这是一节有很多位老师听课的公开课。这种投入也感染了学生们,他们给我最热烈的掌声,并将这种氛围一直延续到下课铃声响起。

  三、交流探讨衍生无限生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在讲课之前,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唯恐学生不能领悟理解,所以第一遍写的教案预设性过多而生成性太少。然而早读时学生读书的热情给了我尝试的勇气与信心,所以我决定把设计好的整体思路拆散成零散部件,让学生自己去组合。正式上课时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令我惊异,他们不仅很好地悟出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联想到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联想到了李白的行藏经历与理想追求,大大丰富了课堂构成,使预设的课堂焕发出意料之外的无限生机,这是我的意外收获,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返回目录>>>

【《蜀道难》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蜀道难的原文及译文10-26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05-11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09-09

蜀道难·其二原文及译文05-21

李白《蜀道难》原文译文、赏析06-24

蜀道难的翻译和原文06-07

蜀道难翻译和原文06-07

蜀道难原文和注释06-10

《蜀道难》译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