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岳阳楼记鉴赏

时间:2024-04-03 15:17:13 岳阳楼记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鉴赏

岳阳楼记鉴赏1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岳阳楼记鉴赏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及注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 显示全部

  文言现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词多义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以:(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 嗟夫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1)(直到) 北... 显示全部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 显示全部

  分析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这都是看图写的。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 显示全部

  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第二段,格调振起... 显示全部

  艺术手法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 显示全部

  概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这篇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显示全部

  理解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 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 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鉴赏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注释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谪zhé①<动>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动>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名>缺点;过失。《老子》:“善言无瑕~。”

  【谪戍】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被贬官,降职解释。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到了,及。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9)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连词。记,记述。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11)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1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1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6)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7)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8)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乎

  (20)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1)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2)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3)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25)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6)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7)薄暮冥冥(míng 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28)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9)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0)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表示顺接。者,代指悲伤感情,起强调作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借代修辞)。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2)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一,全。万顷,极言其广。

  (3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35)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38)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39)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0)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41)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互答,一唱一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2)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43)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4)宠辱偕(xié)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5)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46)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47)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4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9)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5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

  (5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对应“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退:不在朝廷做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

  (54)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5)时六年:庆历六年(1046年)

  全文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岳阳楼记鉴赏3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的出名,应该说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在所有题咏它们的诗文中,黄鹤楼以崔灏的诗《黄鹤楼》,滕王阁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岳阳楼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觉得这“不朽之盛事”倒是说得十分恰切。譬如这三座名楼,之所以千古闻名,是因为有这些广为流传的歌咏它们的诗文。

  它们作为名胜古迹,正如雨果所说的:“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因为它们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是先祖留给后人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后人理应好好地珍惜和爱护,否则,就是不孝。如果像如同楚霸王烧阿房宫,英法联军烧圆明园,那他就是历史的罪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滕子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由此可知,滕子京是被贬谪到这里来的。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愤懑、落寞、抑郁、忧伤、痛苦等等情感郁结于心头,自然是无法排遣的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深谙其中三味,他在诗中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其实还可用李清照的一句词来形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滕子京贬谪巴陵,虽然愤郁颇见辞色,不过,他在这种心境之下,重修岳阳楼,是想以张说为表率,于土木之中,以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证者不为久,文字非有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请诸名家作《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并寄好友范仲淹。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适值此时,范仲淹因他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贬为邓州知州。他在接到好友的《求记书》后,便想借题发挥,将自己宏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表达出来,与友人共勉。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文章开篇只用一句话点明了滕子京被贬一事,接着对好友大加赞美。被贬谪巴陵的好友,忘怀得失,心系百姓,励精图治,仅仅一年多时间,就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既是在夸将好友的才干,又蕴含有对好友的遭遇抱不平之意。

  范仲淹并不是一味的恭维自己的好友,他这样写,也有自己的根据的。这可从好友重修岳阳楼得知的。

  我们知道,岳阳楼作为一座名楼,它的规模肯定是比较大的,滕子京并非只是修缮一下,而是“增其旧制”,也就是要扩大它旧时的规模,这自然得花不少的银子,而滕子京既然拿得出这么多的银子来修岳阳楼,那就说明他将巴陵郡治理得很好的了。至于范仲淹说他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那是范仲淹把这当作对好友的希望,或者说是鼓励。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对于修岳阳楼一事,范仲淹也是很赞同的,因为这是千秋功业,就如同我们现在保护文物一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出了这么一座名楼。范仲淹认为,巴陵的美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可是,作者在写洞庭湖时,却只是一笔带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仅这一句,可见作者恢弘的气度,宏大的胸襟,不凡的才识,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豪雄”的句子来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也许我们会问,作者对洞庭湖怎么只写这么一句呢?原来是“前人之述备矣。”他如果再写,不能超过前人,那他所写的,岂不是废话么?接下来,作者写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我们知道洞庭湖在湖南,而巫峡在重庆与湖北之间,再加上潇水与湘水,足以表明洞庭湖辐射的面积广大,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

  只是在这些人中,范仲淹为什么只提及“迁客骚人”呢?

  我们知道,在宋代,沿袭唐代的科举制度。学子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走上仕途。而科举考试所考的体裁属诗词歌赋。所以,这些作官的,都能赋诗作文,因而这“迁客骚人”其实是合二为一的,他们既是迁客,又是骚人。这些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治理国家就得靠这些人。他们此时遭贬,途经这里,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美景,他们的情感将随着洞庭美景的变化而变化。

  接着作者写迁客骚人们看到的是一幅萧瑟凄冷悲凉的景象: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在岳阳楼上,除了眼前的风浪,什么也看不见,感觉到自己也将被这风浪所吞噬。这时,从这风浪里传来虎啸猿啼的'声音。那虎啸声让人心惊胆寒,惊恐万状,而猿声,是那么的凄异哀伤,让人悲从中来,泪湿衣裳。这时,想起自己遭贬谪的身世际遇,便“感极而悲者矣”。

  接下来迁客骚人看到的是一幅明丽秀美有着诗的意境的景象:春风、丽日、蓝天、碧波、沙鸥、锦鳞、香草、兰花,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皓月照耀千里,湖水荡漾金波,清粼粼地水中躺着一硕大的白玉,恰似人间仙境,唱和的渔歌飘来,这淳朴而和美的歌声,让人喜不自胜。这时,登上岳阳楼,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忧愁,飘然欲仙,乘风归去,真是喜气洋洋者矣。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作者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出两种迥异的情感,表明人的情感是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有没有人会不受环境的影响呢?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有,那就是古仁人。也就是古代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是互文,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应该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如同黔娄之妻所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不禁为他们这宏大的胸襟而赞叹不已。看到这里,也许我们会想到远离红尘的和尚。古仁人与和尚是截然不同的,和尚是消极避世,古仁人是积极入世。在古仁人的心里,装着的君王和老百姓。因而,他们在朝廷做官,心里担忧老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心里担忧君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在古代,君王和国家是划等号的。《诗经》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以他们担忧君王,其实也就是担忧国家。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像他们这样只是担忧,那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行文至此,作者道出自己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作者最后说,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其实这是在对自己的好友说的。因为既然是好友,那就应该一道的。这也就起到了对好友的鼓励与鞭策的作用。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深深地叹服作者宽广胸襟,开阔境界,远大抱负,同时也陶醉于作者用细腻逼真的笔触刻划出一幅幅美景之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岳阳楼记鉴赏4

  一、背景及说明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语文知识教学替代能力培养,这一直为有识之士所诟病。现在我们的共识是知识学习不能取代能力习得,这本没有错,可实际中我们却又多少有些矫枉过正了──对知识教学的批判累及知识:反感甚至排斥知识。我们的教学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反智”倾向──一味地读,一味地“悟”──好像借助概念的分析一出现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剥夺。

  诚如好些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对于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问题的讨论,我们远还没有深入。首先我们不应忘了,任何能力的养成都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为前提的,适宜的知识才能建构成一定的能力。就现状而言,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一套的语文知识,对我们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没有帮助?科学不科学?若不行,那么,怎样的体系的知识才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我们应当引进、建构哪些知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当前的语文教学的确是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可同样是事实的是,我们从小学教到高中的却依然是那么几个概念,因此,知识的泛滥实质上是知识的匮乏。这些讲烂了的知识,多数是属于语言学的概念,而本应当与教学有更加密切关系的,诸如文学批评之类的学科却长期以来与语文教学处于隔膜状态,以至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找不到一块“基石”(概念),教学游离恍惚,学习难以深入。笔者以往在教《岳阳楼记》时都遇到这样的困难,这一次决心到古代文论中汲取营养──引入“文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美学”地讲解。

  二、案例描述

  (前面两课时主要介绍写作背景、疏通文字、熟悉内容、诵读课文,这是第三课时,主要任务是欣赏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这堂课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古人在鉴赏文章的时候是经常用到的,这个“概念”就是──“文气”。那么什么是文气呢?讲得浅显、形象一点它就是文章的气脉,好像人的血脉一样,大家只要仔细辨认,一篇文章是有那么一股“气”在流动的。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古人认为,这股“气”是跟作者紧密相连的`,它其实就是作者的才性、气质、道德,我们说的“气有清浊”,实际上是指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我们说某某人有“才气”,某某人有“霸气”,某某人又“流里流气”,就是此番道理。由于这个“气”就是这个“人”,因此,我们既可以知人论文,也可以以文知人,许多人都说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其实等于说曹植这个人在生活中清高傲物。(师板书关键词,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解读范仲淹的“气”,先来“把把”《岳阳楼记》的气脉。我看许多同学眼睛瞪得老大,直想喊“老师我找不来”,你别急,老师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若找不到文气,那你就反过来,找那些没有文气的地方,或者准确地说,是那些文气较弱的、将“息”的地方,你看那些写着写着范仲淹好像是写不下了、话说没了似的,不得不重起“灶炉”的地方就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生1:是“前人之述备矣。然则……”这里。

  师:为什么呢?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生1:因为“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写滥了,作者觉得没必要再写了。所以,他就“然则”──另起了一个话题──“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了。(其他同学信服地点头)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师:讲得真好!我们先一起把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内容诵读一遍。

  生(齐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好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师:这么壮观的景象,作者却不能写了,因为普通人通常都是这样写的。那么范仲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不是就是真正要写的?“文气”是不是就贯通到底了?

  生2:是的,下文都是写“览物之情”的。

  生3:也不完全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只是接下来的两段,就是“霪雨霏霏”的时候“悲”,“春和景明”的时候“喜”。作者真正要写的是“古仁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才是作者真正要表明自己思想情感的地方。

  生4:是的,当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时候,他又发现写不下去了,因为这也不是他所要写的,于是,来了个“嗟夫”,意思上其实来了个转折,才又荡开一笔,拓出了一个新的天地。

  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先把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段落诵读一下。(生齐诵三、四两段,略)对,尽管这两段写得非常好,但这也不是作者所真正要写的,因为,这也只是一般人的普遍情感。他所要明志的地方是下面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而要在前面先“迂回”了两下?

  生5:作者是应滕子京之约写岳阳楼的,有关岳阳楼的,譬如,眼前之景等,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写吧。(师点头表示有所认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生6:若直接写文章就写不长,没几个字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生7:是啊,更何况他是在“看图作文”(他没有去过岳阳楼),他写不来了,因此,只能先写写普通人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师:你是说他写着写着灵感来了,才升华到文章结尾的主题处的?(师笑着反问)你说他的灵感是怎样来的呢?

  生1:我看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这完全是起到铺垫的作用。你看,只有把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写了,才可以突出“古仁人”、也就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境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师:说得非常好!你已经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审美“原理”了。范仲淹能够把这篇文章写下去,完全借助的是他的道德境界!但是他为什么不直奔主题呢?古人认为,“深于文者,必敛气而蓄势”,哪怕你“气”(信念、情感、道德)越盛,也不可长驱直入,一泄无余,“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反……如川流迅激必有徊伏透反,观之者不厌”。(引用的古代文论教师幻灯片展示,并作形象地讲解,略)《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它的“气”是很“盛”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彪炳千古!(这是文章中气最“盛”的地方)但是,作者没有一吐为快,而是“敛气”从普通人的视觉──人家写滥了的“岳阳楼之大观”入笔,有意走入“死胡同”,借此第一次“蓄势”。此路不同,踅回来再转自普通人的情感,这一次比之上一次可谓洋洋洒洒了,我们都以为这一次肯定要“登堂入室”了,然而又“戛然而止”,借此第二次“蓄势”。于是终于来了一个“嗟夫”,笔锋一转,“洞天别开”,尽破前题,这下子终于造成“悬河奔泄”之势,冲荡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叫做“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古人论画:“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幻灯片展示,师形象讲解,略)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前面普通人的所见、所感不过是山腰上的几朵云霞罢了!(师边画山峰与云霞)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同学们,下面我们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段读一遍。(生齐读,略)哪位同学现在来谈谈范仲淹,谈谈他是怎样实践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的?(课前布置的预习题)

  生8:范仲淹是宋代名臣,他啊在朝廷中以“犯颜直谏”最为有名……庆历新政时范仲淹罢黜了许多不称职的地方官。

  生9:范仲淹在江淮一带救灾,每到一地就开仓赈济灾民,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仁宗转给嫔妃贵戚们看看,劝戒皇室不要奢侈。

  生10:今江苏泰州市有“范公堤”,此堤是范仲淹在泰州任盐官时,历时四年,修建的捍海堤,此堤长150里,解除了当地的水患……灾区中心现兴化县的人民往往以范为姓。

  (许多同学发言,略。在交流中下课铃响起。)

  三、收获与反思

  1、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不知有几回了,每次自己都感动不已,可学生往往不买帐。这次主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切入,课堂借助“敛气蓄势”理论运行,学生对这一经典作品的艺术成就及作者的思想境界有了深切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得益于传统文论知识(“文气”“概念”及“敛气蓄势”“原理”)的引入。不论是深入地理解作品,还是最后鉴赏能力的形成,读者都应拥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语文教学鉴赏领域知识的贫乏与应有知识的长期缺席,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面临尴尬。一方面教师因此不能透彻地理解文本,备课缺少“理”数,但问题是即使肚子里有“货”却也无法借助当下的语文知识来承载;另一方面,学生因此学习没有支撑点,不能深入,学力难以发展,可一旦老师向他们提供新知识时,却由于知识的长期缺席而感到突兀和陌生,由于知识是系统性的,尽管老师尽力地深入浅出和简化(由于没有可供教学的知识序列,这种努力可能是不科学的),他们还是感到有点“费事”。语文教学热切呼唤教育界对现有的语文知识进行厘清、扬弃,并或引入或创建新的知识,建构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新课程,新理念,可新理念靠什么来张本、诠释,旧的知识能当此任吗?因此,此番工作是当务之急,不容回避。

  3、对知识的掌握教师与学生要有所区别,在广度与深度上教师都要忧于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以能运用为最高准则,除了那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之外,其它的要有所了解就行。我们也不能以掌握概念为最后目的进行教学。高明的老师是嘴上不出现知识,可每一个环节涉的都是“理路”。就此而言,本案例好些地方缺乏课堂教学智慧,课堂上确实有“过显”的地方。有些教师认为,这堂课什么术语都不出现可能较好,对此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有概念性质的知识,是不能取消的,因为它是认识的本身与再深入的基础。当然,对于本案例那些知识拥有概念的待遇,这确实需要商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课堂教学应该大胆而适度的运用分析的手段。古代文论为分析提供了一条“出路”。古代的文学批评是“美学”的批评,是成熟个体借助经验,结合比喻等手法对文章进行理性而又不失情感、形象地阐释,这完全可以直接借鉴到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用自己成熟的体验,通过形象地讲解,完全可以引领学生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古代文论的优缺点要一并正视。正是因为是“美学”的批评,古代文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严密与透彻,甚至,古代文论中的概念,如本案例引用的“文气”,它们的意思也是“游移笼统”的(因此严格地说还称不上是概念),因此需要受众有较强的感受力与领悟力。本案例开始的时候部分同学觉得“文气”很玄乎,难以把握,除了鉴赏领域长期以来概念的缺席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主要原因就在这里。也因此,我们若要到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汲取一些知识,应该要做一些相应的转化工作。

【岳阳楼记鉴赏】相关文章:

岳阳楼记的鉴赏06-16

岳阳楼记鉴赏08-23

《岳阳楼记》原文鉴赏05-11

《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11-16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鉴赏06-16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译文鉴赏08-09

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08-13

《岳阳楼记》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鉴赏08-15

岳阳楼记08-25

《蝶恋花》的鉴赏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