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时间:2024-04-03 15:18:5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上学的时候,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1

  马说

  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者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0、或:有时。

  11、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3、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9、足:足够。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6、策:马鞭。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7、临:面对。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2

  作品简介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作品原文

  马说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pián)死4于槽(cáo)枥(lì)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shí)或8尽粟(sù)一石(dàn)9。食(sì)10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sì)也。是12马也,虽有千里之能13,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1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5,安16求其能千里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策之不以其道17,食(sì)之不能尽其材18,鸣之19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20,曰:“天下无马!”呜呼21!其22真无马邪(yé)23?其24真不知25马也!

  词句注释

  1、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祇: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3、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4、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7、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

  9、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10、食(sì):通“饲”,喂养。

  11、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12、是:这,指示代词。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3、能:才能。

  14、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18、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9、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0、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21、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22、其:难道,表示推测。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4、其:其实。

  25、知:懂得。

  原文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一作:只辱)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白话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创作背景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作品鉴赏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作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作品评价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马说》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付正义:《马说》的结构十分精巧。从正面提出问题。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反问,有慨叹,抑扬反复。

  韩愈把人才喻为“千里马”,把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君主喻为伯乐,这种人才观念,在中国具有代表性。

  作者简介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文起八代之家”的美誉,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相关文章:

《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08-05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02-21

《马说》文言文翻译08-08

马说文言文的翻译04-14

《马说》原文和翻译注释09-24

《问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08-16

《马说》文言文原文翻译07-26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