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采薇》说课

时间:2023-03-22 18:09:08 采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采薇》说课

  《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篇。

  一、说教材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爱国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怀。本单元处于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掌握古诗的文体知识,学会赏析诗歌。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本首诗,是树立学生学好古诗的信心,培养一定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关键。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维度,和高一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现状,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2、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其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魅力。

  3、熟记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必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我将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本诗是早期的文言诗歌,学生在语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的难点是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诵读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分析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诗中体会的情感,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三、说学法

  关于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使记诵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也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

  四、说程序

  本课计划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接下来我将从整体把握、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总结艺术特色四个大环节来安排教学。

  二、背景点拨,整体把握

  首先学生回顾《诗经》的基本知识,我依情况略作补充。简单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采薇》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经常入侵中原,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玁狁的记载。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进入课文后,明确生僻字读音;朗读课文,把握诗歌。让学生对照注释及工具书明确字词读音,老师强调个别容易读错的字,在预习基础上基本把握诗歌大意。

  三、疏通课文,体会情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学生朗读一至三节,找出通假字,如“莫”;语助词如“止”“曰”;古今异义词如“启”“居”。以及个别短语如“靡室靡家”“载饥载渴”的结构,结合上《卫风•氓》中出现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来理解。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抽查翻译,纠正错误。

  这三节都以采薇起笔,让学生思考课文呢写了薇菜生长的哪几种形态,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不难,但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只点到用于表达士卒思归之情的强烈。老师要补充,用薇菜的生长来反映归期的推移和不定期,思念之情更加沉重。同时在艺术手法上,同《卫风•氓》用“桑叶”来起兴一样,这里也是比兴手法,引出下文。另外,战士们靠野菜来充饥也反映了战士们生活艰苦,兴中有赋。

  接下来,让学生继续找寻作者除了用薇菜的生长还用了什么来表现戍边的漫长?明确:用年月的更替,从“莫”到“阳”。让学生自行分析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对战争,对家乡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体现。这是一首戍边战士在归来途中追忆戍边生活的诗,战士用追忆的口吻来回想过去,在追忆中流露出强烈的情感。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都找得到,学生找寻的过程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情感变化线索。明确:对战争,作者坚决抗战,保家卫国,体现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内心又极度思念家乡,要提醒学生注意作者强烈的痛苦,除了倍感久戍无期,同时不要忽视与家人音信隔绝,生死未卜的痛苦。

  到这里,学生对这三节已经基本把握,现在可让学生再次整理归纳作者情感的复杂和矛盾,要提醒注意作者对统治者不体恤士卒的不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总结艺术手法,分析艺术手法可以提醒从《卫风氓》来入手,如重章叠句,比兴手法,不仅表现感情递进,还突出主题。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课文除了追述思归之情,四、五节还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学生朗读,对照注释再次理解四、五节。归纳通假字如“尔”“棘”,古今异义如“君子”,“小人”,这两节字词在意义理解上比较难,可以让学生翻译,加强理解和掌握。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第四节前四句是自问自答,写常棣花也是起兴。请学生归纳这四、五两节的大意,这样能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更好的把握这两节。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紧张劳苦征战生活的文字,如“三捷”“日戒”等。把握了大意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描写我军装备精良,马匹强壮中体现出来的复杂情感,既有民族自豪感也有一定的愤恨情绪,士卒靠薇菜果腹而将军马匹居然如此肥壮,更何况是将军自己,表现了对军中不公的不满。

  四、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美

  让学生谈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离别经常用杨柳的用意。杨柳意象的把握对今后学习古诗歌很有帮助,回到课文第六节,想象前四句的画面。画面的想象能更好的理解战士的情感,也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为了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在写作时经常用外在景物来衬托,在课文第六节里,杨柳和雨雪画面备受人们赞赏,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的理解。杨柳和雨雪分别衬托了战士离别时依依不舍和归来时百感交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在这两幅画面中。指导学生这种寄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时我提问,如何理解征战在外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归途路上的伤悲痛苦?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让学生在看似矛盾的态度中更好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真实的人物情感,更完整、准确的把握思想感情。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到这里已经分析完课文,现在可以让学生完整归纳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归纳人物形象要求全面,准确,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理解情感,训练完整表达的能力。

  五、总结艺术特色

  由学生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教师补充。

  指导学生参照《卫风•氓》来分析本文的重章叠句,比兴手法。同时要注意课文的多种叙事手法应用,如倒叙,追叙再回到现实的叙事线索。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诗歌。预习下一课《离骚》。

  拓展阅读:《采薇》课文解读

  史书记载:自周文王至宣王之时,北方的猃狁经常侵扰中国,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从役远征保家卫国,就成为国家和人民的首要。本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本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戍卒的回忆和追述,刻划了戍卒急于回家和继续抵御外敌的矛盾心理。这一个来自于穷苦农民的戍卒,抛妻室家人,久戍边疆,过着艰苦紧张的战场生活,日夜思念家乡。但战争不息,他就无法回家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因而戍卒的思乡之情又转化为对猃狁的切齿痛恨,为了保卫家园,他又不得不忍饥挨饿,奔波劳苦,从春到冬地常年战斗在无休无止的战场之上。可是,战争的最终胜利,只能给乘坐“四牡业业”戎车的将帅们带来荣誉和奖赏,而作为战争主体的戍卒却仍然得“载饥载渴”,在泥泞的道路上蹒跚而行,凄凉悲伤地回到家中,没有任何人来抚慰他们那苦寂的心。所以,诗人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结句中,流露出了对统治怨愤不平的情绪,以及戍卒不可言喻的伤感。尤其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念我来思,雨雪靡靡”的传世名句,把一个久役归来的戍卒的悲喜交集今昔之感,和盘托出,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古往今来,战争的策划和发动都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他们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犹如随波逐流的小舟,任凭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己,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叹的份儿。一场战争总算完结了,恐怕这就是普通士兵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了。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敌人的仇恨,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对触景生情的感伤,对命运无常的恐惧,对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沉郁在心底的这些情感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和自我抚慰,犹如一只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滴血的伤口,自己体验悲伤,自己忍受痛苦。凭借了这一点点微弱的权利唱出一首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

  倘若受伤之后,连一声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就算是彻底麻木了。对于中国老百姓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以及抡刀扣箭,在死人堆里爬五十个来回,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活的生命个体的血性和生气。

  对于忧伤和痛苦的敏感,既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因而,对痛苦和忧伤的表达,就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忧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它所要告诉人们的是:我虽然忧伤,我虽然痛苦,我虽然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我也要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从一个人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来说,人是弱小的;从他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着自己不懈追求的角度来说,人却是了不起的。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正因为这样,把自己内心的忧伤和痛苦吟唱出来,就已经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了,即使歌者本身是不经意这样做的,然而他灵魂深处的动机却是昭然若揭的。

  不论是无义的侵略战争,还是自卫反击的正义之战,对社会和肉体的破坏都是巨大的。尽管人们可以义无反顾的、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反侵略战争的战场,但那种对生灵的涂炭毕竟是人类的悲剧。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谁不愿意过和平安宁而幸福美满的日子?只有那些战争狂人才会歇斯底里的狂呼战争!

  其实,人生也犹如战场。我们活在世上,就会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既然谁也避免不了进入形形色色的“战场”,那么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绝望、恐惧、无助……以及对向往和追求的种种生存体验。这些体验也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让我们从生活中去体验战争,让我们从战争中更好地理解人生。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采薇》说课】相关文章:

采薇翻译 采薇全文05-16

诗经采薇赏析_诗经采薇赏析04-15

采薇说课稿06-26

《采薇》教案11-04

《采薇》说课稿11-06

《诗经·采薇》04-14

采薇译文02-08

《采薇》鉴赏12-29

采薇资料06-05

《采薇》的译文06-14